一、什么时候双方都有举证责任
在民事诉讼领域,通常遵循“谁主张,谁举证”这一原则。不过,在某些情形下,双方都负有举证的责任。就像在合同纠纷里,对于合同的成立以及履行等事宜,双方都有可能得拿出证据来支撑自己的主张。倘若一方声称合同已履行,那就得提供交付货物、支付款项等相关的证据;而另一方要是主张合同未履行,也得提供能反驳的证据,像未收到货物、未收到款项之类的证据等。再比如在侵权纠纷中,原告得证明被告存在侵权行为以及自身所遭受的损害,被告则得证明自身没有过错或者存在免责的事由等,这种时候双方都有举证的责任。总而言之,当双方对某一事实存在分歧,并且法律规定需要提供证据来予以证明时,双方都得承担举证的责任。
二、哪些案件中双方都需承担举证责任
在民事诉讼中,通常遵循“谁主张,谁举证”原则,很多案件双方都可能承担举证责任。
比如合同纠纷案件,当一方主张合同成立并生效且对
又如侵权纠纷案件,在一般侵权中,被侵权人要证明侵权行为、损害结果、因果关系及侵权人过错;侵权人若有免责事由,如不可抗力、被侵权人故意等,就需举证。
再如劳动争议案件,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拖欠工资,要提供初步证据;用人单位则要对工资发放情况等承担举证责任。总之,在各类案件里,双方基于各自主张和抗辩,往往都需承担相应举证责任。
三、哪些情形下双方需承担同等举证责任
在民事诉讼中,通常遵循“谁主张,谁举证”原则,但在一些特殊情形下双方承担同等举证责任:
1.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纠纷:例如从事高空、高压等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,作业方要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;而受害人需举证损害事实、存在作业行为及两者间的关联性。
2.环境污染纠纷:污染者要证明不存在因果关系;被侵权人则要举证污染者实施了污染行为、自身受到损害以及两者间存在初步联系。
3.共同危险行为纠纷:实施共同危险行为的人要证明损害后果不是自己行为造成;受害人需证明数人实施了危险行为、自己受损害以及危险行为与损害有因果关系可能性。
在这些情况里,双方都需就相关关键事实承担相应举证责任,以保障各自权益并助于法院查明真相、公正裁判。
当探讨什么时候双方都有举证责任这一问题时,其实在实际法律场景中还有诸多延伸情况。比如在一些复杂的合同纠纷里,不仅要证明合同的成立与履行情况,还可能涉及到对违约责任认定的举证,双方都需要拿出有力证据。在侵权纠纷里同样如此,双方围绕侵权行为、损害后果以及因果关系等方面都可能承担举证责任。倘若您在遇到相关法律问题时,对于举证的范围、举证的期限以及举证不能的后果等还有疑问,不要纠结,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“立即咨询”按钮,专业法律人士会为您详细解答。